【杂谈】谈漫画的翻译

本文作者:匹克
发布日期:2012-06-01
匹克注:本文转自贴吧,原作者是05前辈,有兴趣的朋友们可以去关注他的微博B站

近来,很多贴吧的朋友们都踊跃地贴出自己的汉化作品,我虽没怎么看,但是感到很高兴,因为这说明越来越多的朋友在加入到汉化美漫推广美漫的队伍中。

我是去年加入slomo的,所以进行有计划的漫画翻译工作时间也不是很长。在我有限的翻译实践中,也多少积累了点经验,在这里与大家分享一下。水平有限,还请各位谅解指正。

在我看来,漫画本身有文学、流行文化和视觉艺术三种属性。在这里,我就依照这三种属性谈一谈翻译问题。

一,文学属性

虽然我们今天在看漫画时很少把漫画作为文学看。也许大部分漫画确实不能算严肃文学的分支,但漫画是有文学性的。后现代时代对文学的定义已经改变了,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被视为潜在的文学。而漫画作为一种媒体,一种流行艺术,其文学性也很集中。

也许有人会问,在讨论漫画的翻译时,为什么要把文学这面大旗拉出来。难道我们必须把所有漫画都翻译成曲辞歌赋一般风花雪月吗?当然不是。我在这里提文学,是希望在翻译漫画时,译者应该保持一定的严肃性。这个严肃性指的不是译文,而是翻译者的态度。

在这里扯点题外话。所谓文学性,我个人认为是指文字具有审美价值。审美一词,是中国人翻译出来的,这个翻译存在很大争议,后来又学者认为应该译为同感学。人在审美时有一半时间其实是在“审丑”。风花雪月了算不得文学,真正的文学是让文字服从作者的写作目的。

美漫的编剧们绞尽脑汁编出来的剧情和对话,必然是他们认为能够表达他们想要表达的观点、内容和感情的。翻译者并非原创者,而是要对原创者的创作负责,使之能够在另一种语言环境中被人看懂,引起共鸣。翻译理论家奈达说,好的翻译应该“让译文对译文读者产生与原文对原文读者相同的效果”。这虽然是做不到的,但是至少给我们了一个翻译的导向。我们翻译出来的东西,应该让读者能够接受、理解、喜爱,并在相当程度上能够在形与神两方面保持与原文的一致。

那么,如何做到呢?

第一,要理解漫画文本。敢于翻译美漫的人,必然是懂点英文的人。然而英文并非是我们的母语,英文水平多么牛逼的人在翻译漫画时都会碰到问题。如果仅仅是看漫画,那基本没什么,但是翻译则不然。每个字、每个词、每种结构都需要我们注意,因为这些都会在剧情表达和人物表达上产生作用。有几个特别影响我们理解的问题,需要我们特别注意:1,介词的使用;2,生僻词的使用;3,不同时态和语态的作用;4,倒装句、不合语法规则的用法等。这些问题是在翻译时常遇到问题或出现疏忽的。

第二,翻译时要考虑文体特点。我最近在看最终危机倒计时,开头达叔小弟一通独白,完全是哈姆雷特的范儿,如果要翻译的话我们就可以参考一些名家翻译哈姆雷特的语言风格。同样,在翻译时,遇到俚语,最好也尽量想出能够暗示出原文这一特点的翻译。但是,一定不要做得太过,影响读者总体上的理解和阅读。哈代的名小说《德伯家的苔丝》里面,主人公苔丝的家人都操一口浓重的方言。有个名家在翻译时把这些人的对话和语言都处理成自己家乡的方言了,在翻译界引发了很多争议。漫画的文本种类很丰富,我们在翻译时要尽量在理解的基础上翻译成合适的语言。

第三,小心过度娱乐化的翻译。现在网络语言很盛行,许多汉化都喜欢滥用流行用语。也许过去的经典可供我们以娱乐精神解构和重构,但是在翻译时,我们最好不要把娱乐精神贯彻到底。我并不是反对娱乐化的翻译,而是想强调译者的身份和责任。

我暂时想到的就是这三个问题。下面谈谈如何在这三点上做好。

首先,在理解漫画问题上,我们在翻译之前,一定要读完要翻译的漫画。不要一出新漫画就抢上来直接翻译。只有先读完,才会在后续的翻译中减少错误,做到前后一致。解决文体把握的问题,需要我们文化上的积累。很多时候我们不可能意识到漫画中微妙的文体变化,在这时,最简单的方法是采取谨慎的翻译方案。漫画中刻意使用文学化的文字时,我们也译得雅一点;漫画中用俚语时,就选好合适的翻译方式,不懂时可以上网查urban dictionary。翻关于第三个问题,我想说,翻译漫画并不用非得做到信达雅,但在娱乐大众的同时,我们需要尊重原作者。
以上是我关于如何在翻译漫画时体现漫画文学性的一点经验,水平有限,还请见谅。

二,流行文化属性

漫画一般被认为是流行文化的一部分。这不是说漫画肤浅,只是说这种媒体/艺术形式还比较新(虽然漫画仍然算是传统印刷品)。现在各种波普艺术也可以登堂入室,同样漫画也是。所谓流行文化,其对立面不是严肃的思想艺术,而是经典/传统文化,而且这种对立往往也只是形式上的。流行文化是有其特点的,这些特点对我们翻译来说是有影响的。

首先,流行文化的受众一般是青少年群体。现代超级英雄类漫画一开始也是瞄准青少年,而且直至今日仍被一些人认为是“小孩子的玩意儿”。不管怎样,我们最广泛接触到的美漫,其目标读者一般都是青少年和年轻人。这就会影响到漫画编写者在剧情安排、人物安排以及语言风格上对青少年和年轻群体有所侧重。同时,流行文化总是“当下的”,它的主题往往与当下热点有关。流行文化还有内容和形式复杂的特点,而这与流行文化在商业与艺术之间的徘徊有关。

这些问题会怎样影响翻译呢?

首先要说主流美漫的青少年向和年轻向问题。任何国家的媒体都要担负起教育年轻一代的作用,不管是中国,还是“自由”的美利坚。美国是存在主流价值观的,主流美漫也是这种主流价值观的传播方式之一。这些肯定不用我多废话,大家都深有体会。然而,翻译者要想尽量完善地翻译漫画,必须要了解这种价值观。比如,超人漫画里面常提到的American way是什么,美国人的传统家庭观念和性观念,等等。这些我们大都了解一些,但是在翻译时往往不够用,造成理解问题,或者无法向读者表达清楚意思。这还是要靠我们的积累,同时翻译时不要懒,勤查资料。
作为向青少年传播意识形态的工具,美漫这种媒体肯定会选择一些贴近青少年的话题和语言表达方式,即“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suck,dude,yo,等等,这类词汇很常见。“政治正确”原则在美漫中也体现的相当明显。因此,翻译者需要了解些美国的青少年文化和年轻人特点。在翻译时,我们应该尽量在汉语中找到对应的表达方式。

美漫形式上和内容上的多样性也需要我们注意。这与之前谈的文体问题有点类似,但是更加广泛一些。在讲人物起源的漫画里,即使是最近的漫画在构图、配色和选词用语上也会尽量贴近某个特定时期。Marvel的起源系列就很明显。这些也需要我们翻译者注意。

最后是漫画的商业属性和艺术属性的矛盾。这也可以说是创作者个人与漫画产业本身的矛盾。应为存在这一矛盾,所以我们会看到主流漫画公司出版的漫画里面既有高大全,也有黄赌毒。在这一点上,翻译者应该细心侦别,采取合适的技巧翻译。比如新52的正义联盟和黑暗正义联盟,如果翻译的话从整体上来说应该区别处理。但是在大事件上各方交汇一处时,往往是艺术独创向商业性低头的时刻(有些情况下是相反的),我们就要用正统的译法,而在主流人物客串非主流故事时,我个人认为最好保持非主流的特点,除非主流元素是为了制造戏剧或性格冲突。
以上是我关于漫画的流行文化属性对翻译影响的愚见。

三,视觉艺术属性

漫画,你为什么是漫画?哦,漫画!

刚才似乎写的太严肃了,于是在这个可能更严肃的部分的开头,小小笑谈一句。上面这个问题似乎没什么sense,但是它背后隐藏着根本的问题——什么是漫画?为什么漫画可以视为是独立的艺术形式?

这个问题我没有资格解答,专家也无定论。就我浅显的理解,漫画要有相对静止的画(现在也有动态漫画了,但其定位比较可疑)、有字、有故事。这样说好像很不专业,但是细想起来也是有道理的。漫画漫画,中心是画。漫画的起源就是插画和讽刺漫画,然后才有了我们现在看的连环漫画。漫画上配的文字从说明式的标题到旁白,到现在的叙述、旁白、对白都有,总之还是字。然后是故事。我们在这里讨论的美漫都是叙事性的,核心都是故事。美漫的故事是由画面和文字符号共同讲述的,但不管是画面还是文字符号,都可以说是视觉上的东西。印刷出来的漫画我们只能看,听之、闻之、舔尝之对理解故事并没有意义。而这看也只是看到静止的东西。这使得漫画叙事既不同于电影叙事也不同于文字叙事。举个例子,在叙事上时间的表现很重要。时间元素在每秒24帧的镜头中是天然存在,而在纯文字叙事中是以直接表述时间和控制叙述长度来体现。然而漫画则不行。漫画里面也算勉强有些类似的手法,但是在表达时间概念时,漫画有许多别的方式。这些方式是建立在漫画画面与文字兼有这一特点上的。在漫画里面,我们可以同文字解释画面中的时间跳跃从而避免突兀,也可以用相应的画面体现文字中对时间的描述。

通过这个关于时间的例子,我最终想说的是,漫画叙事的秘密在于静止画框与文字及其他抽象符号的统一性。在漫画中,画面与文字符号是相互辅助、修饰、补充的关系。这使得漫画获得了许多同其他叙事艺术不同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法。作为翻译而非漫画研究者,我们不必细细研究这些东西,但是我们必须对漫画的图文关系有深刻的了解,这样才能理解好、翻译好。

就在今天,我在翻译动物侠年刊1时,有一个画框里面,沼泽怪物用它的力量在地面上制造出裂开,让被腐朽之国污染的人的尸体陷入其中,同时它对主角说:“They are only rotten meat now and to the earth they return.”如果你只看画面,会以为沼泽怪物是在用什么招数打击这些怪物;如果你只看这句话,很难理解"to the earth they return"这个小句。只有你把文字和画面联系在一起,才能理解这个画框。因为那些被污染的人都是主角的好友和乡亲,沼泽怪物为了安抚主角,在杀死它们后,将它们掩埋起来,同时安慰了主角说这些人也算是入土为安了。
我们看漫画翻译漫画时,要避免看画不看字和看字不看画。画面和文字时互动的,割裂开看往往难以理解,联系起来看有时会解决很多翻译中的难题。日漫的画面表达手法和图文结合方式我们往往比较熟悉,而美漫的则很不一样,所以很多人会抱怨说美漫看不懂。看不懂漫画对于翻译者来说自然是大问题。反之,非常了解美漫图文表达的人,只要语言水平够,翻译起来就会很顺利。所以,多看漫画吧,只有这样才能了解美漫的表达。想翻译漫画的人尤其要注意这一点。

最后,一些实用的建议。

1. 不懂就问,不要放过那些一知半解的地方。语言上可以求助词典、urban dictionary、在群里发帖。文化和背景上多求助网络。
2. 校对很重要。翻译好的东西自己要校对,然后最好再找别的有能力翻译的人。最后,还应该找些其他人看看,做到英文能看懂,中文表达好。
3. 多看漫画,多看美剧,提高水平。遇到自己感兴趣的漫画可以做精读。

洋洋洒洒写了许多,感谢众位明公观看。转帖请注明作者00.05,正义联盟吧。
分享到:

1条评论,1人参与。

登录后即可发表评论,立即登录.

关注我们
本文作者:匹克
发布日期:2012-06-01
文章搜索
 
关注我们
文章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