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谈】《娱乐周刊》三月号Batman v Superman专题

本文作者:匹克
发布日期:2016-03-19
网上的原文链接有三部分,分别是




誰能打贏:Batman還是Superman?


這是DC粉絲面對的終極問題。並不是問誰更強──很簡單,Superman。並不是問誰更快──這也得給Superman。鋼鐵之軀還能飛,雙眼射出熱視線,看穿墻,并擁有防彈的皮膚。無論你提什麼,Superman幾乎在每個方面都能戰勝Batman。他甚至人更好。


但問題不是這些,而是誰能打贏。而這就是穿著一大套蝙蝠裝的凡人能扯平的地方,因為Batman會預先考慮。倒不是說他比Superman更聰明,他只是更奸,更會擺佈人。他不光會蠻力硬幹靠。Batman靠等待和研究來增加自己的勝算。他打下基礎,做出預測,制定計劃。


之後他再出手。


你不需要X視線也能看出貫穿Batman v Superman的黑騎士式戰略,不管是屏幕上披風鬥士(Ben Afflek)和氪星之子(Henry Cavill)因狡詐的Lex Luthor(Jesse Eisenberg)策劃的衝突而幹仗,還是幕後的那些手腕。華納兄弟和DC漫畫用這3月25日上映的影片為更大的互通的電影宇宙奠基:這並不僅僅是一部兩億五千萬美金的超級英雄史詩,它還要引出其它十部DC電影──如果一切順利,之後還會有更多。


有些已經拍完或是在進行中了:導演David Ayer的Suicide Squad將于8月5日上映,Deadshot(Will Smith),Harley Quinn(Margot Robbie)和Joker(Jared Leto)領銜壞蛋重新做人的冒險;七十五年來第一部Wonder Woman獨立真人電影也在拍攝中,亞馬遜勇士公主由Gal Gadot扮演;集結DC頂尖英雄的Justice League - Part One將于4月11日開拍。這意味著Batman v Superman的票房成績無比重要:如果它不能保護這個世界,末日就要到了。


別有壓力。


對於這一切,導過BvS前作Man of Steel的Zack Snyder有種古怪的態度。他似乎在找到了……樂子。這位300和Watchmen的導演是未來DC電影安排的關鍵人物(團隊里很多人管這叫Snyderverse)。他沒執導的幾部,也是由他和妻子/製片搭檔Deborah Snyder一起擔任製片人。這是家族生意。在完成BvS的最後修飾后沒幾天,他就要搭上飛往倫敦的班機準備Justice League了。這有紋身沒贅肉的五十歲導演就像個剛拆開一盒裝滿自己最愛的兵人的生日男孩那麼開心──而他還有很多沒拆的。


導演眉飛色舞地再現他們糾纏不休的大戰。“Superman不需要做Batman那樣的棋手,”Snyder說。Superman有蠻力相助,但在交手之前,我們看到全副武裝的Batman在廢棄的圍場佈滿各種陷阱,然後走幾步把一隻氪石茅插到地上。“他會步測好,”Snyder說,“當他把Superman扔出去的時候,那茅就在那兒。你就會一臉‘等等,他是什麼都計劃好的麼?他知道每一步?’”


知道每一步也是Snyder的工作,他要籌劃出未來五年從BvS擴展出的DC電影。“我給片方提議:‘聽著,Superman的宇宙中也有Batman存在。’然後我說,‘大夥,下面是頭條:不光有Batman存在,知道麼?Wonder Woman和整個團隊都在,’”Snyder說。The Flash,Cyborg,Aquaman。他說片方的反應是:“是時候了。”



這互通的宇宙還沒發生的原因之一是它太難搞了。“一旦你知道了下部電影是什麼,事情就成了‘好吧,從那裡接下來該怎麼辦?”華納兄弟創意開發與全球製作主席Greg Silverman說。“觀眾想在第四部電影里看Wonder Woman和Superman談論些什麼,這該怎麼達成?”


作為DC電影宇宙首席建築師之一,他說他們以在Man of Steel中佈下的點滴為開端。比如說,在那部電影的高潮中,有個Wayne企業的衛星掠過帶有LexCorp商標的大樓砸向Metropolis。在電影計劃向前展開的同時,觀眾也要被鼓動。


現在Batman和Superman要面對面了,挑逗和影射不再是重點。“現在你有個Gotham和Metropolis在地理位置上接近的世界,所有那些小細節開始變得真實了,”Silverman說。“Man of Steel中有個衛星從天上掉下來,然後你意識到每部電影都會是續作的重要部分。”



多元宇宙內


DC存在於所謂的多元宇宙中,比如Supergirl,Gotham,Arrow和The Flash那些熱門電視存在於和電影完全不同的世界中,不過它們之間可以聯動。DC的老對手Marvel用2008年的Iron Man推出了一個共享電影宇宙。目前為止,DC電影還沒有這樣的共享宇宙,但之前有過讓一些角色在大屏幕上集結的努力。


一部由Mad Max: Fury Road導演George Miller執導的Justice League電影進展到了選角階段,原定由Armie Hammer扮演Batman,Megan Gale扮演Wonder Woman,D.J. Cotrona扮演Superman,卻在2007至2008的編劇協會罷工中流產。再早些,Line of Fire導演Wolfgang Petersen本要在2003年執導Batman/Superman電影,可片方卻決定不把英雄們混在一起更為保險。同時,Christopher Nolan的黑騎士三部曲被視作聖經,是DC近年來最成功的電影,而它擁有其他超級英雄和故事線無法聯動的獨立敘事空間。


現在公眾意見換了風向。從Star Wars到Ghostbusters,各家都在建立由衍生和獨立電影組成的宇宙。DC電影智囊團表示他們仍然需要謹慎。他們需要等待,需要做計劃,需要Batman級別的謀略。


“你得把每部電影都拍好,而這一直是我們的重點。我們把Batman v Superman的上映日推倒三月。它本來要在去年上映的,”Silverman說。“[我們給它]的時間允許它全面發揮潛能,對其他考慮要這麼做的人來說,這是該做的事。一定要把每部電影看作是唯一的一部那樣──同時愛上它們會是如何互通的。”


BvS是怎麼利用多出來的一年的?如果他們要為未來的Justice League電影介紹更多的超人類的話,他們需要選角:Gadot扮演Wonder Wowoman,Ray Fisher扮演Cyborg,Ezra Miller扮演Flash,Jason Momoa扮演Aquaman。但選角上他們也需要那些獨立衍生電影導演們的意見(Patty Jenkins導Wonder Woman,Seth Grahame-Smith導Flash,James Wan導Aquaman)。這意味著他們需要故事來招募這些導演。甚至Affleck都在考慮合編并執導未來的Batman獨立電影。


開工時並不是說一切都要就緒,但他們必須要開始為其它電影做鋪墊了,以確保BvS既能得體地盡可能多地介紹來自DCU的新角色,同事又能講好一個獨立的故事。


“我做了不少電影,但從來沒有參與過試著去統籌過這麼多關聯的電影,”曾擔任Nolan的黑騎士三部曲製片人的Charles Roven說。他也是監督DC電影安排的智囊團之一。“在導演們決定是否要加入團隊時,他們要決定自己對之前的電影是否滿意。自加盟的那刻起,他們會參與一切重大決定。”


一部電影就是這麼迅速發展成拍十部的。


現在的清單是這樣的(越往後日期和概念變數越大)


• Suicide Squad – 2016年8月5日
• Wonder Woman – 2017年6月23日
• Justice League - Part One – 2017年11月17日
• The Flash – 2018年3月16日
• Aquaman – 2018年7月27日
• Shazam! – 2019年4月5日
• Justice League - Part Two – 2019年6月14日
• Cyborg – 2020年4月3日
• Green Lantern Corps – 2020年6月19日
• Ben Affleck執導的Batman – 日期待定


不過有一個重要角色被紅燈堵住了……



至白之日,至黑之夜


Snyder的華納兄弟辦公室看起來就像專偷超級英雄和惡役的超級盜賊的老巢一樣。他展示的東西有戰甲,武器,工具,和戲服。一大幅Bruce Wayne父親的肖像畫靠在墻上。在一間倉庫大的房間裡,他放滿了健身器材,而這是智囊團們會面討論故事的地方。


這房間原來是用來繪製大型電影佈景背景的地方,但這種活現在大多是通過數字完成了。這昔日技術的遺跡猶在:有一大塊可以從地板上升起的伸縮板。它一度是用來掛廣告牌大小的畫布的。現在,上面是DC宇宙的提綱。(它陷入地面的功能本是方便畫師們不用爬梯子就能畫上部的,現在成了個很酷的安保措施)。


EW沒能看到時間線。套用奇愛博士一句話:外人不允許看到大板子。但我們確實發現了上面的一些東西,還有不在上面的一些東西。


比如說,除了計劃中的2020年重啟外,華納兄弟對Green Lantern幾乎閉口不談並不是巧合。這角色在BvS中並沒出現,Silverman也承認他也許有一陣子都不會在大屏幕上出現。


“Green Lantern是個了不起的角色。事實上他是多個了不起的角色,”Silverman說。“這裡有個真正的機遇。我們第一部Green Lantern電影拍得不怎麼樣。 現在Batman和Superman還有Wonder Woman得到了極大的尊敬,而這角色理應享有同等待遇 。我想我能這麼告訴Green Lantern粉們:如果能對我們耐心點,我覺得他們會很開心的。”


但要有多耐心?Roven說也許在Justice League – Part Two之前我們都看不到Hal Jordan, John Stewart,或是任何一代Green Lantern了。“電影不是每拍都敲定了。他在Justice League 2中出不出現都有可能,”製片人說,“目前,我們覺得我們已經介紹了足夠多的角色了,我們覺得在Justice League 2或是接下來的一部電影是引入安插Green Lantern的最佳位置。”



組裝這些電影的另一招是確保時間線不會讓路人們暈頭轉向。所以Snyder辦公室的秘密板子上寫得很明確:Suicide Squad發生在BvS之後。而大多設定在1918一戰時期的Wonder Woman電影結局會發生在BvS之後的當下 。同時,即將上映的BvS也暗示了本片會對Wonder Woman的過去做哪些揭示。


板子上的時間線既前推又後退。



構建世界,毀滅世界


如果BvS聽起來人滿為患,其實它隨著時間的推移在縮小。這部PG-13的電影時長2小時31分鐘,並會在R級的終極版中加長,包括更多蠻戰,以及對未來電影的額外暗示。這版中也會有些新角色,包括Jena Malone扮演的從公映版中剪去的神秘角色。


協調共享宇宙花了那麼長時間,這並不光是商業密謀的緣故,而是因為DC電影智囊團覺得每個角色都要與眾不同而強勢。沒人想讓他們最喜歡的漫畫英雄成了別人的跟班。而華納兄弟高層們從2011年的Green Lantern種得到了教訓,錯一步能讓他們的電影計劃後退很多年。


DCE首席創意官Geoff Johns也是BvS的執行製片,他表示挑戰並不僅是讓英雄們組隊,而是確保他們都能自成一家。



“構建角色和構建世界同等重要,”他說。“Batman不光是個角色。他是Gotham市里的角色,背負著那些標誌,Bruce Wayne的情感基礎,以及為正義的鬥爭,而這鬥爭在Batman這里挺黑暗的。然後另一方面還有Superman,他所生活的世界,他的行動方式,以及他保護人的手法和原因都非常不同。他不戴面具。他渴望被接受,因為說實話,我覺得他小時候從來沒覺得被接受過。他從未覺得自己是我們當中的一員。”


有了這種對立的心理活動,試試再加上四個英雄吧。這不可能。沒法一下子全加上。你要是希望角色有任何深度的話,這樣做可不行。這就是為什麼劇院版會聚焦片名中的兩位英雄。這樣做的另一重動機是為了讓粉絲們渴望看到更多的新人。



男孩們靠邊站


除了Batman和Superman,Wonder Woman是未來Justice League成員中唯一一個有重要角色的,片中大多時間她都會以秘密身份Diana Prince出現──光鮮的秘密特工,只為自己幹活。在搶著竊取Luthor的一些最令人不安的秘密時,Diana和Bruce Wayne發生衝突。她不像邦德女郎,更像是邦德本尊。


“Wonder Woman是最困難的部分,同時也許是回報最高的部分,”Snyder說,“要把她建立好,又不能把底都透了,一下全部兌現。她在片中戲份足夠多,你肯定能感到她的存在。她對電影也有巨大影響。但電影結束時,她仍然被重重迷霧環繞。”


Wonder Woman的角色不僅象征著DC電影宇宙的擴展,還有這類電影觀眾的擴張。這不能再僅僅是男孩的俱樂部了。“自七十五年前誕生以來,這是她第一次光臨大屏幕,這事實我怎麼都放不下,”同時擔任Wonder Woman單人電影製片人的D Deborah Snyder說。“我覺得所有這些東西── 真相,愛,對和平的渴望,還有她代表的一切──是我們仰視并憧憬的。為了讓女性們相信她們能做到這一點,她們需要眼見為實。”



作為一個小女孩的母親,Gadot說她對能讓Wonder Woman活現十分自豪。“大多電影是男人的天下,最強大的都是男人。原來有過Superman和Batman他們,但Wonder Woman從來都不在。”演員說,她女兒四歲了。現在看這電影也許還太小,但有朝一日……“她長大以後會有個女性角色可以鼓舞她,這讓我很高興。”Gadot說。


在電影後程,當她終於揮起劍和金繩索的時候,Wonder Woman顯然不光能出手懲罰,就算是低調了幾十年后她還是很耐打。(現在她終於不再被雪藏,上了大屏幕,也許這是個偶然的比喻。)


Johns指出,Wonder Woman和Doomsday的高潮一戰是他最喜歡的角色時刻之一。後者是Lex Luthor通過Michael Shannon扮演的Zod尸體創造出的氪星弗蘭肯斯坦怪物。“我愛片中的她。我喜歡她在被Doomsday擊中后只是轉身一笑,仿佛自己很久很久沒這麼打過了一樣,”他說,“她顯然……她懷念這樣。”



Batman(未來的)背景故事


粉絲們要做好其他Justice League成員只會客串的準備,一些角色發現了類似超人類存在的證據,他們可能會成為強大的盟友或是敵人。


Batman不確定,而他的出廠設定就是把一切比他強的人都視作敵人。Snyder和(靠Argo贏得奧斯卡的)合作編劇Chris Terrio聰明地與一項Man of Steel遭遇的普遍抱怨周旋,用它來解釋為什麼Batman這麼恨Superman:英雄與Zod的Metropolis之戰所造成的死亡和破壞都被Batman怪到Superman頭上了。


“一想到這樣的人還有更多,這既帶給他希望又帶給他恐慌,”Affleck說,“因為他們能讓人類更加無助,或是為我方服務。”這是已經上崗快二十年的Batman了,他既疲憊又有點絕望。


預告里有套佈滿Joker塗鴉的Robin制服,暗示神奇小子在之前的故事中被殺掉了。他開始懷疑自己是否真的救過任何人,還是說只是把事情搞得更糟。“他把自己的失敗感,幻想破滅感,以及自己的憤世嫉俗都投射到了Superman身上,”Affleck說。


但這Robin制服是BvS為其他電影鋪墊的又一例子。“我們會探索這一點,”目前擔任全圖顧問的Johns說。“沒人點明這具體是哪個Robin。”



這意味著我們也許能看到一部Affleck尚未鬢角發白的獨立Batman電影。但是……這部電影仍在商討階段。“它正在開發中,當下我主要任務是把Live By Night拍完,”Affleck說,這是部改編自Gone Baby Gone作者Dennis Lehane小說的驚悚片。“那是我的工作重點,而我傾向於一次拍一部片。所以等我拍完這部片,我會再聚焦下一部電影,摸索出它會是什麼樣。”


目前,Affleck肯定是加入Justice League了。當被問到他扮演的Batman會不會在今夏的Suicide Squad出現時,他笑了:“Suicide Squad我看過了,我能告訴你這電影真的起效了。那電影真的很酷,很有趣,很了不起。”


我們該定睛關注披風鬥士麼?


Affleck頓了頓。“你當然該定睛關注了。”



扭曲的現實


當試著建立這個全新的多元英雄的現實時,Batman v Superman也預示了一些有可能在未來出現的威脅和潛在救星。Snyder說這些幻象有些A Christmas Carol的意思。它們也許是對未來的真實一瞥,也許是警示。


電影里摻著Batman和Superman的夢境,暗示著未來的危險──DC銀河超級惡役Darkseid都有可能出現。The Flash(Miller)在Bruce Wayne這樣的一個噩夢中出現,給黑騎士送來神秘的信息。


粉絲們要爭論這到底是個夢,還是英雄跨越時空送來警醒。Snyder把這稱作是巨大的彩蛋,并希望網上會有多種理論誕生。“我們的敘述如此直白,我希望電影能有複雜而荒唐的另一層,”他說。


這把我們帶向了慫現于這一切之前,從來不需和這麼多強大的對手共享銀屏時間的角色。Superman也許是他們中最強的,但承接Man of Steel鋪墊的故事,這一系列DC電影在試著揭露他遠遠超出氪石的弱點。


這位Superman仍然是新人,仍然在摸索該怎麼使用他的能力,仍然在試著避免犯錯。“他的弱點是他不想傷害任何人,他不想嚇到任何人,這樣一來你就可以佔他便宜了,”Cavill說。“他完全業餘,並要面對一個深諳戰爭藝術的對手。”


有一點是肯定的──Superman不再感到那麼孤獨了。


但鋼鐵之軀下次要打黑騎士的時候該多準備準備。


如果還有下次的話。



本·阿弗莱克:蝙蝠侠仇视超人,但是神奇女侠却激励了他


蝙蝠侠不是个话多的人。而扮演他的本·阿弗莱克也保持了挺长时间的沉默。


就在他的《逃离德黑兰》获得2013年奥斯卡奖最佳影片的几个月后,华纳兄弟宣布他会成为下一位蝙蝠侠头罩的佩戴者,接续着克里斯蒂安·贝尔广受欢迎的黑暗骑士三部曲,在扎克·施耐德导演的蝙蝠侠/超人电影中,从新的角度阐释这个角色。


他完全不接受采访,从不出场讨论这个角色。反对他的声音喧嚣尘上,而支持的人却没什么有利的论据。就算到了一年以后,在2014年的圣地亚哥漫展上,阿弗莱克与一起参演的亨利·卡维尔和盖尔·加朵走上了台……也只是挥了挥手。似乎他的想法是:让粉丝们自己等着瞧吧。


电影终于要在3月25日上映了,阿弗莱克终于决定清空这些烟雾弹,开口详谈这个版本的布鲁斯·韦恩。我们已经知道,这个已有白发、浑身伤痕的蝙蝠侠将会面对卡维尔扮演的钢铁之人和加朵扮演的神奇女侠。


当本·阿弗莱克与娱乐周刊的记者通电话时,他正在前往《夜色人生》(他正在导演的惊悚片,改编自《失踪的宝贝》作者丹尼斯·勒翰的同名小说)的剪辑室的路上,刚刚完成为《正义联盟》电影中的蝙蝠侠特效所准备的身体扫描,电影将于4月11日开拍。


很明显,蝙蝠侠擅长一心多用。


娱乐周刊:扮演蝙蝠侠的主意一开始是怎么推荐给你的?你这可不是只是签一部或者几部电影,接下去的系列里,你这个版本的蝙蝠侠似乎每部都有出现的机会,完全停不下来。

本·阿弗莱克:一开始我对扮演蝙蝠侠的概念没什么具体认知,对此也不是很确定。我去了解了扎克对整个世界观的长期计划和他对这个角色的阐述,是比较接近蝙蝠侠漫画中主线状态的,而且他从主线中选择出来的元素和他对长期发展的计划,让我产生了比较大的兴趣。而且他选了克里斯·特里奥来搭档将这个故事(他写了《逃离德黑兰》的剧本,赢得了一尊奥斯卡),克里斯不光写了这部电影,也写了《正义联盟》,还对长期计划有参与。


你觉得克里斯对蝙蝠侠的整体形象构建的贡献在哪?

克里斯非常聪明,深思熟虑,而且对于现实感十分重视,这些都让我非常喜欢。扎克着迷漫画和粉丝世界,而克里斯常写的是政治惊悚片,对漫画不怎么熟悉,他们俩组成了阴阳互补的完美搭档,两人的组合让我对整个计划非常兴奋。


所以克里斯在你加入之前就参与了还是同时的?

差不多就在我加入的时候,在他签合同之前他们就在商讨这个事情。


你们俩是捆绑销售的吗?我们都知道你们曾经在《逃离德黑兰》合作过。

不是,我们完全不是捆绑销售的,两个人对此的参与是相互独立的,这只是个巧合。大家都知道我们俩在《逃离德黑兰》合作过,那对我来说也只是幸运的巧合而已。华纳兄弟在我参与(导演《逃离德黑兰》)之前就雇他写了剧本,我跟他合作的历史很长,而且一起取得了成功,算是两条平行线吧。


历史上蝙蝠侠的扮演者很多,编剧也很多,每一次阐释都给这个角色带来一些新的气息。回头看这部电影,你觉得你对蝙蝠侠贡献了什么?

天呐我可不敢就这么评判,还是留给其他人说吧。我想要的是创造一个身体上、精神上和情感上都有点濒临尽头的蝙蝠侠,快要被世界击垮。他更喜欢重拳解决问题,头上也有了些许白发。而且他已经开始怀疑自己整个蝙蝠侠生涯到底值不值得,他不认为自己是超级英雄,而现在却得面对一个真正“超级”的存在,以前电影中的蝙蝠侠从没面对过。这些结合在一起就是很引人思考的了,因为像精彩无比的诺兰电影可以说给蝙蝠侠下了一个定义,而其中没有其他超级英雄,只有他自己。他重新认识自己的同时,不需要面对在这个世界上还有那么多拥有超自然能力的人这种情况。必须面对这个情况,对这种情况找到解决的办法,这就是我对这个角色的贡献吧。


我比较喜欢的是,扎克·施耐德把一些人对《钢铁之躯》的意见,对电影高潮部分的混乱与毁灭的愤怒,转换成了这部电影中的剧情。你能不能跟我讲讲布鲁斯·韦恩对这个神一样的人物所抱有的仇视?

是,我们对这一类型的电影似乎习惯了要看到毁灭,看到爆炸,而这是有代价的。大楼里面有人,他们就死在了里面,这就是暴力真正的代价。真正的代价就是,它造成了人们死亡与痛苦。而我们可以看到布鲁斯·韦恩所经历的痛苦,我觉得这点非常有意义,你不能就炸掉整座城市然后盲目地就抛在脑后了。


而有时它就会让我们出手回击了。

它造成了巨大的恐惧、仇恨和痛苦,现在我们知道那是什么样的了。这在主题上很好地和布鲁斯的困境结合在了一起。我们都知道,当我们要去面对让我们受到惊吓,甚至能伤害我们的强大力量时会发生什么,我们会害怕,也会做出我们自己的反抗。


而超人的存在也让我们的世界困惑了,这家伙到底是谁?

我们经常退缩回依赖自己的本能,想要全副武装,想要进攻。所以布鲁斯对超人的到来的反应我想并不牵强。不是所有人都知道超人是好人,他在漫画里从五十年代(其实是三十年代)开始就一直存在了,一直捍卫着真理、正义和美国道路。但是(电影中的)现实是,一个超强的存在突然出现了,和另外一个超强的存在打了一架,害死了好多人。无数的争议就此产生了,你可以想象得出来,很多人会想:“这家伙应该进监狱关起来。”


你的蝙蝠侠干这件事超过十年了,甚至更长,但是他不觉得事情有好转,蝙蝠侠会不会把他对自己的一些愤怒投射到超人身上?

对,他会把一些自己的失败感、理想的破灭投射到对于超人那种愤恨的态度上去,而他自己肯定在以前曾有过比现在远远理想主义得多的时候。他当然也是一个比较黑暗的人,你要是每天晚上都出门像他一样打击罪犯,你肯定也有个比较黑暗的世界观。但是从这个角度看,这或许又加深了暴力的恶性循环,而并不会终止犯罪。有一句台词就是讲,罪犯就像杂草丛生,就算把他们连根拔起他们还是会再长出来。他的确是有点理想破灭,对世界的态度很尖刻。


他曾经有过一个罗宾,我们不知道具体是哪个罗宾,但是我们知道他死了。

他对这个世界非常失望,因为他失去了身边的战友。这个角色的死亡肯定是对他完全毁灭性的,而他对此也受到了不少内心折磨。我们在电影开始之前就能感受到他承受过不少可怕的折磨,失去了很多。


神奇女侠怎么跟这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因为我们知道她干这些的时间非常长,远比他要长。而她如果还没有丧失信心……

这对他起到了不小的激励,如果还有这样的人存在,那么应该还有更多吧。如果还有更多这样的人,这对于他既是希望也是恐惧,因为他们可以让人类显得更加无助,但他们也可以站在我们的一边。要记住,蝙蝠侠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侦探,如果他怀疑还有其他人,如果他怀疑到戴安娜或许是某个特殊的人,他从中能受到不小的激励。


和盖尔·加朵的对戏感觉如何?和戴安娜·普林斯与神奇女侠对戏的感觉有什么不一样吗?

她非常迷人,又很能激发灵感。我想盖尔作为一个演员的水平是十分杰出的。演好这个角色非常难,而她轻松优雅地做到了,看她的表演十分有意思。我觉得她的存在让他很激动,不剧透地说,他认识到不光是对此激动,而是他必须找到还有像她一样的其他人。


你能告诉我们一点你可能会导演的蝙蝠侠电影的消息吗?肯定会有吗?

华纳方面肯定有意愿和想法制作蝙蝠侠电影的,目前它正在开发阶段,而我现在主要还是专注于《夜色人生》,而我一般一个时间段就拍一部电影。当这部电影结束以后,我接下去应该会找到下一个项目,看看会是什么吧。





亨利·卡维尔:超人完全是个新手


招聘面试问你弱点是什么的时候,这个老笑话还是最好用的:“我太关心人了……”

但是对于DC电影宇宙的超人来说,这的确是真的。在3月25号电影即将上映,娱乐周刊和电影创作者与演员们一同聊了聊2013年的《钢铁之躯》后事情怎么发展的。

亨利·卡维尔把超人描绘成一个刚开始一份职业的人,他知道他上次试图拯救世界的时候有点搞砸了,听起来,他心中有一定程度的内疚。现在,他又要和隔壁哥谭市里那个穿蝙蝠装扮的怪人打上交道。

以下就是这位演员对于卡尔·艾尔在《正义黎明》中面对境遇的想法,还有超人是怎么边当超级英雄边学习的……


娱乐周刊:这部电影的制作花了三年,最开始你重新穿上披风,继续《钢铁之躯》的故事的时候,有什么印象吗?

亨利·卡维尔:关于回归,我最早的记忆是扎进漫画里,找到角色的性格。当然我那时还在等剧本,然后我才知道我手头有什么可以用的,在之后,那就是尝试着尽量把超人的性格整合到剧本中去,当然这是我所理解的超人性格,每个人对他都有自己的看法。我最深的记忆就是回到漫画原著里,尝试着探索超人的心理,然后希望我能把这些用到怎么阐释剧本上。


“氪石”这个词在英语里已经变成了“弱点”的近义词,就像“阿喀琉斯之踵”一样。但是除了氪石,这些电影里也展现出了超人有时候没法救下所有人,而这成为了他的弱点。我想这让超人变得非常有人性。

对我来说,超人的弱点是在他内心的。他热爱人类,他热爱人类给这个世界带来的一切,他热爱这个星球和他身边的人,他真的、真的想帮助他们。当你是一个有超级能力的外星人,我们就可以深入发掘他的心理,描绘这一切代表着什么,如何影响他每天的行为。


他不光是刀枪不入,他还无法忍受人类的残忍。

对,最精髓的地方就在这里。这就是他的弱点,他不想伤害任何人,也不想惊吓任何人,而这一点就是他会被利用的地方。而且你能非常容易地利用他。这个超人现在还只是个新手,而他面对的人是熟谙谋略的蝙蝠侠。


这就是我们世界的宗教信徒怎么谈论上帝的,对吧?上帝爱人,就算我们其实很糟糕,就算我们会做出想象中最可怕的事。在超人身上看到这层元素很有意思。

我想其实这一直有相似平行的描述在其中,关于超人和一些宗教在神学上的相似性。我尽可能把我的这条平行线画在神话英雄那里面,你知道的,宗教可是危险区域,简直就是个地雷区。


在《钢铁之躯》中的大毁灭之后,超人是不是有种“幸存者的愧疚”?因为他拯救了世界,却毁灭了一座城市。

我觉得可能不像是幸存者的愧疚,这不大一样,因为他不怕这些生命威胁。我想在故事发展到这里,对他来说最难的是怎么面对自己是真的非常非常强大,而且他还没找到什么真正的弱点,但是即使是这么强大的他,也没法一切都做到,而他在这其中神的十分挣扎。不是就像简单的“好,明白了,我救不了所有人。”这个心路历程要花很长的时间。


有些粉丝们抱怨《钢铁之躯》中超人会允许那场大战造成如此大的毁灭和死亡是不符合角色性格的。在《蝙蝠侠大战超人》中,这种怒气是故事的一部分,是为什么布鲁斯·韦恩仇视蝙蝠侠,他们把这些观众反应整合进了电影,你对此感觉惊讶吗?

我觉得可能这是一开始就计划好的。我不能透露主要的故事情节,我只是演员而已。我能说的是关于超人这个角色的构建,特别是当大家都责怪他在第一部电影里造成的损失。你知道的,超人只是个新手。


你觉得他现在会有不同的作为了?

我们看,如果超人再次面对同样的威胁,故事肯定完全不一样了。他肯定会把对周围的损失尽量降到最小,但是在之前的故事里,他只想先挣扎着活下来,因为他如果死了,那这个星球就完蛋了。他第一次战斗,完全不熟悉这一切,马后炮很容易,可是当你设身处地去考虑的时候就很难了。


以前总有人抱怨超人太完美了。但是给了他们有缺点的超人,他们又说超人应该是完美的。看样子你的超人面对着同样的问题,他想要这个世界别把他逼的那么紧。

想要满足所有人本来就是不可能的,但是我觉得塑造成有这样弱点的超人,有非常大的潜力,能够满足人们对复杂角色的需求,还能对股市进行拓展,并且不会冒犯到超人的历史。这本来就像走钢丝,因为我们所处的年代不同了。但是我想我们能通过超人有着这样的弱点,但还是会做出那些我们预期他会做出的行为,来讲述一个引人思考的有深度的故事。超人是一个理想的形象,而讲超人的故事本来就不该容易。


这个超人不会有点生气吗?他拯救了世界,但是好像大家觉得这还不够。

超人虽然在身体上是豪无缺陷的,但是心理上,他和我们一样有弱点。当你做出了你最大的努力,但是还是救不了所有人,人们还对你指指点点,拿你当坏人。这的确会让人很恼怒,如果是普通人,反应估计就是:“等等,去你妈的。”而他的反应是前一半,不是后面的“去你妈的”。这就是他受伤的地方。


漫画中有没有一些离奇的故事你会特别想在电影里看到?我一直都很喜欢马克·米拉的《红色之子》,超人掉到了苏联而不是堪萨斯……

我觉得那些奇奇怪怪的故事都特别棒,我在演《钢铁之躯》之前就特意去读了《红色之子》,去了解角色的基础在哪里。因为就算这不是主世界的故事,,他成长在一个完全不同的环境里,这个角色的核心仍然没有变,这是我最喜欢的地方。我觉得现在重要的是我们应该致力于在故事中,把漫画中的角色分享到电影宇宙来,在这个基础建立以后,我们就可以开始探讨一些离奇的点子了。


你的蝙蝠侠,本·阿弗莱克,在《好莱坞庄园》扮演过早年的超人演员乔治·里弗斯。你现在扮演着超人,你有跟他探讨过他曾经扮演过一个超人演员的经历吗?

没有诶,我应该跟他好好聊聊这事。


蝙蝠侠和超人都穿着制服的时候你们拍摄间隙都聊什么?

一般是“你要不要尿尿?”“要啊我好想尿尿”“我们现在去还是等等去》”“你觉得我们下一个镜头啥时候拍,还有多长时间?”(笑)差不多就是这样了。


分享到:

登录后即可发表评论,立即登录.

关注我们
本文作者:匹克
发布日期:2016-03-19
文章搜索
 
关注我们
文章搜索